南工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南工新闻 > 媒体南工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刊发:铸魂育人,让井冈山精神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脊梁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1日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春节前夕视察江西时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他希望我省“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近些年来,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在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特别是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作了重要讲话之后,学校迅速行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实施方案》,对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全面部署。

一、弘扬井冈山精神,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石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在大学生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不断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推动井冈山精神进课堂。学校坚持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机嵌入到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具体章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帮助学生加深对井冈山精神内涵的理解。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着重进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时期坚定信念的历史、敢闯新路的历史、艰苦奋斗的历史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着重进行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选择,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着重进行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

二是开展弘扬井冈山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紧紧围绕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如在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领悟井冈山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主题,通过开展学习讨论、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演讲、辩论等各种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参观红色基地、撰写红色笔记等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井冈山精神入脑入心,厚培校园文化的红色基因。

三是开展井冈山精神体验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代表到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开展参观、凭吊、宣誓、瞻仰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让学生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一路寻访老红军、搜集历史资料、参观革命旧居旧址、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碑、请老红军或专家讲井冈山的历史与传统等等,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加深理解、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

二、弘扬井冈山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闯新路。在大学生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近年来,我校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抓机制、搭平台、树品牌,探索出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成效显著。

一是启动一项计划。学校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是提升两大品牌。学校着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百川讲堂”两大品牌,为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素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坚实阵地。

三是构建三项机制。学校为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后下发了十余个指导文件,形成了一套包含工作机制、指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内的完整工作体系。

四是完善四个平台。学校整合各方资源,系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文化平台、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从启蒙到孵化的创新创业服务。

仅2015年,我校就有530人次的328个项目获得省(国)级奖励,特别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省仅2项),江西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在最近举行的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选送的队伍成功晋级公益赛全国决赛名单,这是江西唯一晋级决赛的队伍。

三、弘扬井冈山精神,锤炼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

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是艰苦奋斗攻难关。在大学生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大力开展艰苦奋斗教育,锤炼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培育忧国忧民的良好作风。

一是深入开展“三学”(学算帐、学感恩、学做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算帐”以“算好人生帐,走好青春路”学思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填写《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来算经济帐,召开主题讨论活动来算时间帐,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珍惜光阴;“学感恩”以“分享一部感恩教育影片”为载体,组织学生观看感恩题材的影片,撰写心得体会,激发学生努力成才、回报社会的情怀;“学做人”以开展“继承南工责任,发扬南工精神——新时期南工学子标准大讨论”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以专业为主轴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争做社会栋梁之才。

二是以助学工作激励学生自信图强。第一,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校为锻炼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大量勤工助学的机会,勤工助学岗位数量由最初的百余个增加到如今的1400多个, 2015年校内勤工助学资助人次达2000余人次。第二,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学校每年坚持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先后有几百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八年来共有百余名学生获得“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和“自强之星提名奖”,2008级桂蕾同学还曾获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第三,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宣传活动。以征文、视频、宣讲等活动为载体,围绕“诚信、感恩、励志、育人”等主题,让受资助学生撰写或拍摄自己或身边同学的青春奋斗故事,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及往届受过国家资助的优秀毕业生在学校进行主题宣讲,与广大学生一起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奋斗故事,为广大学生照亮青春奋斗之路。

四、弘扬井冈山精神,培养大学生服务群众意识

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求胜利。在大学生中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培养群众观念,树立为民意识,努力用所学知识服务群众,回报社会。

一是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内容涵盖义务支教、家电维修、关爱农民工子女、扶老助残、四进社区等项目,坚持组织学生到昌东镇中心小学和阳门村等小学参加义务支教,到青山湖区青春家园社区、东湖区彭家桥社区等社区参加四进社区活动,到南昌市昌东镇敬老院等地参加扶老助残和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为民情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是大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我校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开发了网络版的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实现学生志愿服务的电子化、智能化管理,打造了学生志愿服务网络管理平台;还实现了学生志愿服务与学生评优、资助、党建等工作的结合,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仅2015年一年就有49572人次参与573项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工时达140600小时,形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若干支学生社会实践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社区、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群众面对面、与百姓心连心,把科技文化卫生送下乡,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见闻,同时把所学知识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大众。

(此文发表于2016年10月13日中国教育报)

 

 

Baidu
sogou